第119页

网上又是掀起了一轮新的骂战,事件中心的主角却已经将全部身心放入了新研制的宇宙飞船中。

通过他对灰岩星人的飞船测量和架构的估量,再利用系统提供的数据,两者结合起来得出了一份完整的图纸。

图纸出来了,那么还要解决材料的问题,毕竟是要去太空,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又用了几个月,许然研究出材料,然后开始动工制作,全程都是全球顶尖科学家投入制作,许然在一旁做宏观调控。

飞船建造的同时,还需要建立完整的体系,必须停泊、往返的地点,必须人烟稀少、地方庞大又能承受巨大的冲击力,即使在通过科学手段卸力,降落那一瞬间的压力可不是盖的。

全球都开始动员起来,第一个宇宙飞船往返点设立在华国东部的平原地带,四周环山,在第一个地点测试成功后才可以考虑第二个点的设立。

建造飞船总共花了整整两年时间,科学家们夜以继日的制作,不断地调整,最终才完成这个跨世纪的大作。

完成的那一天,实验室的每个人都激动的哭了。

在这一刻,没有国际之分,只有心与心的碰触。

克服了建造宇宙飞船这个最重要的难题以后,又迎来了最新的挑战——动力。

有的汽车靠汽油,有的汽车靠新能源,轮船靠柴油,那么如此庞大的飞船,又是什么能够支撑它有足够的动力进入太空呢?

为此,科学家们产生了意见的分歧,有人说就用现在飞船的燃料油,只不过需要加倍。有的人则说这是两种不同的飞船,怎么能够用现代思维去思考?

最终争吵的双方一致将目光投向了坐在正中央的许然,不知不觉间,许然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主心骨。

只要他说什么,其他人就做什么,绝不多做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