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奴婢想到,我们村以前有个孩子,她娘早死,爹娶了个后娘,没两年也死了,他同后娘和后娘的孩子一道生活。开始他后娘管他跟管亲儿子一样,但渐渐外人看到后就说,不愧是后娘,待孩子那样好,必是想早些把他折腾死,好叫自己的亲儿子继承家业。

后娘畏惧人言,叫那孩子看出来,要胁她再这么管他,就叫村里人都知道她的真面目,又纠集亲娘家人来闹她,后娘终于怕了,放任那孩子逃学跟坏孩子混,不管他是赌钱还是打架,都任他去。直到十多年后,这孩子因口角杀了人被官府抓了去杀头,众人都叹息不已。

那孩子小时候见人就喊,又乖又听话,谁都没想到,他会是这样的结局。奴婢就想,三殿下禀性再纯厚,年纪毕竟小,若是没人敢做这个恶人,怕时日久了,对他不好。殿下已经知道我们这些奴婢们是管不住他的,奴婢想起旧事,心底难安,才大着胆子僭越了些。”学着那些宫里人半文半白地说得费劲,她这回索性全程大白话,紧扣“忠心”二字,作完了答卷。

亏她说了这些话,文秀公主并没有打断她,反而她越说,那股如芒在背的感觉越淡,心里渐渐有了底气。

“你这奴婢,同公主说这些,是认为三殿下同寻常的村夫村妇一般糊涂不辨是非?”却是唐嬷嬷见事情将有转圜,急得忍不住跳了出来。

这回不用吴桂花上阵,文秀公主身边有人已喝道:“大胆,公主没让你说话,有你说话的份吗?”

文秀公主这才淡淡道:“左右,掌嘴十下。”

唐嬷嬷大惊道:“公主你不能打我,老奴是皇后的人!”

“你在我母妃灵堂上鼓动唇舌,高声咆哮,惊扰她的安寝,我没治你大不敬,已是看在母后的份上。难道把官司打到母后面前,你以为她会坦护你吗?再加十下!”

唐嬷嬷被拖出去后,文秀公主也不再说话。她揽着小胖墩给敬贵妃上完三炷香,又跪了约小半个时辰,直到小胖墩哼哼着腿麻,才起身道:“走吧。”

吴桂花跟在人群的最后,对小胖墩作了个安抚的动作。走到主殿台阶下,看见唐嬷嬷嘴角红肿,披头散发地跪在最下边,像只斗败的公鸡。

她一眼从人群中找到吴桂花,顿时向她射出愤恨不已的视线。

吴桂花心底连连冷笑:看这样,你还不想放过我是吧?你怕是不知道,我更不想放过你!说出那种诛心的话,还让小胖墩听到,要不是为了今天的事,你以为你现在还能好好站在这?

她不知道唐嬷嬷那么说的目的在哪里,但她很清楚,她想找唐嬷嬷的麻烦绝不能以这件事为由。而且这件事能捂多久就要捂多久,要是这事捅出来,让文秀公主想到小胖墩“克亲”上头去,她相信了,再改了主意,或者,让自己为小胖墩物色的收养人相信这鬼话,自己可真就没地方哭去了。

吴桂花想着,自己哪天得再找机会跟应卓或陈项再见个面,只见前面的队伍停了下来。

文秀公主身边的侍女冲她招了招手,道:“你先跟着我们公主,帮公主照看三殿下。”

吴桂花:“……”等等,公主你这就要把小胖墩抱走了?你是不是忘了什么程序?!

第68章

是夜,回京吊祭生母的文秀公主留宿慈安宫。

吴桂花到此时才知道, 文秀公主出生才一个月就被抱给了太后抚养, 十二岁后才回到母亲身边。因为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 文秀公主从小深得皇帝母子喜爱。成年后,皇帝还允她自择夫婿,嫁给了镇北侯世子。

今次是文秀公主远嫁西北五年头一次回宫,因此, 太后不顾她有孝在身, 坚持将她留在身边伺候。

吴桂花想起祖孙见面的那一幕,觉得她应该明白了敬贵妃年老色衰,又只有这个女儿平安成人,还在后宫如此风光的缘故。

应卓信里对公主只有四字描述:知义识人。

由此, 吴桂花收起那些讨好人的小花招,把自己办事的中心要点全部扣准“为三殿下好”这个基准点,果然挠准了公主的脉门。反正就这一点而论, 她的确没有一点私心, 不怕任何人查问。

只要小胖墩思念母妃属真, 此事便有一半把握。另一半把握么, 唐嬷嬷已经送给她了。

传闻公主御下极严, 最恨底下人欺瞒唬弄,唐嬷嬷怕是以为公主还是昔年在后宫中处处以皇后为尊,凡事不敢擅专的小女孩, 才敢一再犯了她的忌讳。终令她连丽妃都怨上, 以为她放纵属下刁斗, 连声招呼都不打,就把小胖墩一并带到了慈安宫。

这些事都是吴桂花私下琢磨出来的,现在该她做的都做了,来到慈安宫,小胖墩饮食住宿自有其他人接手,他现在已经度过那段失母的伤心期,饮食渐渐恢复正常,吴桂花只需要专心陪着他玩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