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这两年多的日子里,周梓安没有见过萧煜。

但从不断传来的战报上,周梓安知道萧煜已经成了大业朝最年轻的骠骑将军,带着他的萧家军平定了江南、江北及淮南等地的叛军,成为大业朝武将中新一代的领军人。

而三年时间,也让谢珣的皇位坐稳了,他表现出了极高的治国手段和政治才敢,整个大业隐隐透出了如日中天之相。

谢武帝三年元月初,谢珣颁布了新年的第一道圣旨,大业将在九月初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按照科举制规定,第一,按不同科目选举人才。第二不论地位、出身、财产怎样,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由地方官吏推荐,第三严格考试,是否录取完全取决于考试成绩优劣。

此科举制一出,是举国震惊。

周梓安也收到了谢珣的信,这三年她与谢珣从未联系过,但她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谢珣都是了若指掌的。

周梓安展开信纸,上面是一行大字:四郎,三年之约已到,朕在京城等你!

……谢珣终于实施了她当年建议的科举制度,那么她周梓安也要借这第一缕东风,直上九霄。

不光周梓安是兴奋的,书院的学子们都是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历史上第一次的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让周梓安更高兴的是,萧煜也要回来了。

萧煜虽然已经是大业将军,但他仍是书院武科的学子,他竟然也要参加科举的武科考试,按他给她信中所说,他要争这武科第一名。

周梓安亲自到允州城去迎萧煜的五千军队入城。

但这一次可不光是她一个人去迎接,整个允州乃至周边城镇早就轰动了,人人都想看这从允州走出的大将军,街道上挤满了前来的欢迎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