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的那些细枝末节,我需要做如下的交代:

我去北京,这个决定很突然,因为我想看簌簌,看她会不会真的就是我失踪多年的妹妹。

我妹妹叫妍朵。小我三岁。是我爸爸与后母所生。但我们一直相爱。可是有一年的万圣节游园会上,人流冲散了我们。几乎整整半年的时间,我们全家想尽了一切办法,却都是徒劳。

为此,我茶饭不思。

妍朵的失踪就像一道血淋淋的口子,切在我的左心房。迟迟难以愈合。直到第三年,我沉迷网络聊天的时候,遇到了簌簌。她的喜好,个性,连说话的语气,都跟我妹妹妍朵太相似,连口头禅都是一模一样的。我几乎可以想象,她隔着屏幕与我说话的时候,梨涡浅笑的样子就是我要找的妍朵。

每次我问簌簌,你会不会就是妍朵呢?她都同我打哈哈,她说你觉得是就是了。

这样的困惑,让我冒险去了北京。我想如果我可以找回一个妹妹,就算逃几天的课,功过相抵,大家也是会原谅我的。

但我没能见到簌簌,我也算漏了少沅。他的半途杀入,令我的行程受阻。我是如此舍不得离开他。

后来,我在南方的一所大学。城市散乱不堪,气候变幻无常。

我的专业是广告,曾经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做一则广告,让我妹妹妍朵感受到我的歉意,并且告诉她,这么多年,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寻找。

然,后来我知道,我的这个愿望根本就是一则寻人启事,我开始对我的专业心生懈怠。我尝试写字,写虚拟的故事,放到学校的论坛里。他们说,这文字似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