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页

惹得在座的每一位市领导笑喷了。

然后黄瀚很严肃地告诉大家:“为了家乡好、为了国家好,我家都会不遗余力。

你们用不着瞻前顾后,把三水市打造成风景秀丽、治安良好、正气抬头的宜居城市才是最终追求。”

“全力企业”的效益良好,职工总数早就过万,干部、职工的工资高于全市平均值。

由于是新单位,故而退休职工占比不足百分之二,三十岁以下的职工达到一半,住房问题一样的是个大问题。

补贴贷款利息鼓励职工购买商品房是个好办法,故而黄道舟在九零年元月底也颁布了这个优惠措施。

能够去银行借贷一半购房款,“全力企业”的双职工家庭购房根本不吃力。

然因为三水市就业问题早就不是问题,所有的劳动力都有工作岗位,理论上每家每户最起码有两个挣工资。

如果没有结婚,那肯定是跟父母住,有几个父母不在儿女买房子时出钱出力?

没了等待单位分房子的幻想,手里有钱的“全力人”,当然也会为买房子改善生活倾尽全力。

不少从东北国有企业跳槽来“全力企业”工作的技术工也开始买房落户,因为“全力企业”承认他们以前的工龄。

跟“三水城市银行”沟通后,只要工龄超过八年,拥有东北定量户口,就能享受百分之七十五的贷款额度。

这个举措使得绝大多数年纪三十岁左右的东北籍职工受益!

这就意味着来自东北国有企业的职工只要凑出五六千块钱就可以下手买房,以他们的月收入,足够还本付息维持生活。

这不是虚言,没点技术,谁敢放弃国营单位原有岗位,不远万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三水市进入“全力企业”工作?

“全力企业”的技术工、熟练工月收入肯定高于三百块钱,他们的年收入都不低于四千块,老婆跟来了也能够找得到月收入不低于两百块的工作,哪会存在还款压力?

家在中国人心中有多重要?来自东北的技术工在三水市有了商品房就是有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