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页

“我们‘家园集团’的事儿!怎么?我趁机去看看你们,你还不欢迎啊?”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可是人家黄瀚都不在三水市了,你们工作上的事怎么还要跟他商量啊?”

“我们习惯了黄瀚拿主意,跟他商量过的事情做起来安心。”

“咯咯……,明白了,你们明天什么时候到啊?”

“这可说不准,得看路上堵不堵车呢!你用不着管我们,我们直接去虹口公园西边那一家‘事竟成宾馆’住宿。住下来后给你们打电话!”

“那我今天晚上跟黄瀚说一声,让他明天早点回来!”

黄馨、陆瑶、萧蔷、成文阁都接受黄瀚的建议,尽可能不看电视,久而久之养成良好习惯。

黄瀚在家时,晚饭后都是五人各自看书,当然不是看穷瑶,也不是看武侠,而是看沈晓蓉寄来的英文版金融类书籍。

五个人一起研读好处多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了两人有了更多选择。

有些专业词汇搞不懂,他们习惯性问黄瀚,然黄瀚也搞不明白。

他们就查专用词典,查出来后记录在一个五人公用的记录本上,方便其他人查阅。

萧蔷、陆瑶等等如此热衷于金融学,当然是因为沈晓蓉的榜样效应。

在家里读书的条件当然比在教室里上晚自习好多了,可以躺在沙发上,也可以把腿翘到茶几上。

黄瀚回来时已经接近十点钟,陆瑶和萧蔷听到关门的声音都放下翘在茶几上的长腿,调整姿势,看得黄馨暗自好笑。

一般情况下,黄瀚都是十点钟前回来,因为十点半睡觉是小洋楼里约定成俗的规矩。

萧蔷见到黄瀚立刻如同连珠炮般发问,她太想知道电动自行车什么时候能够生产。

最后还是陆瑶说萧蔷妈妈明天要来上海找他,要求黄瀚明天放学后别去项目组,按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