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页

学习小组的同学相处几年不仅仅有同窗之谊,已经发展到跟家里的兄弟姐妹差不多,有了亲情。

“华美风”、“全力企业”、“惠农集团”、“快哉风集团”等等,反正有不少代工产品需要协作单位。

张倩、刘晓丽、王丽她们都是本地人,父母的工作单位都在三水市,怎么可能不沾黄瀚的光?

她们的父母能够为单位拉来业务当然会获得提拔。

黄瀚的同班同学超过六十人,父母绝大多数四十岁左右。

这个年纪的人,除非根本扶不上墙的,其余的都属于给点阳光就能灿烂。

只不过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然有了黄瀚,必然近水楼台先得月。

同学们的父母只要不傻、不蠢、不是文盲,肯定容易出头,当上单位主要领导的不知凡几。

这还真的用不着黄瀚刻意帮着走后门。

改革开放好几年了,人人都有了思想,都开始动脑筋,再也不是琢磨怎么人斗人,而是开始琢磨事。

儿女跟黄瀚是同班同学成为了不少家长最重要的资源,他们之间还因为这层关系成为了互通有无的关系户。

比如说找成胜利办事,说出儿女是某某某,跟黄瀚、成文阁是同学,只要不太为难,成胜利能不办?

再比如说跟热心肠的钱国栋谈起儿子是钱爱国的同窗好友,经常一起练武,想烦钱市长给他的领导说几句好话,钱国栋肯定一口答应。

连王慧玲爸爸都得以调离扬剧团调进工人文化宫当上了副主任,主要工作是教退休职工兴趣班的几十个退休干部拉二胡。

王慧玲的妈妈也被提拔了,现在用不着修表了,当上了钟表修理服务社办公室主任,副经理。

服务社在西大街改造时获得了拆一还一的门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