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页

“全力企业”都会有工程师和最熟练的技术工合作,计算出配件的工时、材料损耗。

一般情况下都是给代工企业留至少百分之十的毛利。

如果代工企业管理得更加好,利润肯定更多,反之当然低于百分之十。

用不着担心代工企业偷工减料,验收标准很严格,尺寸、重量、误差都有明文规定。

如果能够满足以上条件,代工企业还能偷工减料,那就得虚心向人家学习,说明人家技术创新了。

这种具备创新精神的代工企业不能放过,买下或者兼并进“全力企业”必须有。

此时“全力企业”的路越走越宽,控制面板明年确保能够自给自足,其余配件都具备一年产量暴增双倍的潜力,就剩下压缩机这个瓶颈。

秦淑洁定下的五万台压缩机已经到货了一万台,价格算下来比省外贸公司的货便宜几十块人民币。

这大大增强了黄道舟的信心。

省外贸公司的计划总是扣扣索索,总能让人觉得不靠谱,自己有路子解决进口发动机,就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全力做到最好方显男儿本色,黄道舟决定倾尽全力生产,明年营收目标直指五个亿!

黄瀚没提其实已经签订了十万台空调压缩机得合同,他一直在强调增加配套厂家,尽可能多的生产配件压库。

这真不是为了消化多订购的五万台压缩机,确实是为了“全力企业”好。

明年国家将要价格闯关,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字“涨”,生产空调配件需要的冷轧板、镀锌板、铝箔价格直接翻倍。

电解铜、黄铜棒也是生产空调的主要原材料,价格没翻倍也不远了。

“全力企业”早早地下订单生产配件压库存,仅仅是涨价带来的红利就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