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页

秦昆仑和宋解放等等县领导不仅仅要到了政策,还获得了省领导的表扬,大领导们暗示,只要能把资金、设备弄回来,政策适当倾斜是不成问题的!

关键是弄来美金或者引进设备,是否控股已经不再成为谈判的障碍!

双方都诚意满满,谈判进行得很顺利,“东方红布厂”、“胜利纺纱厂”、“光华针织品厂”等等七家单位参与合资。

资方承诺接受所有的职工,平均工资以八七年一月份的工资表为基数,完成合资后直接加倍!

这个消息在谈判的当天就传出来了,被选上合资的七个工厂的绝大多数职工欢呼雀跃,简直是翘首以盼成为合资企业的工人。

他们根本不介意工资加倍的解释!因为他们知道,这个解释更加有利于一线工人,技术越好意味着收入越高。

因为收入平均增加一倍,不表示所有的干部、职工的收入都翻倍,一线工人、技术员的收入说不定能涨两倍。

脱产的以工代干如果不参与生产,收入不可能涨。

七家厂子的干部、职工都知道合资企业不养闲人,“大锅饭”吃不成了,脱产的人数至少减半。

于是乎,不少没有生产技能的以工代干急眼了,纷纷请求调离将要成立的“中港实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这些人无一例外选择调入“家园集团”!

那是因为“家园集团”一炮而红,六十几个以工代干实现了自我价值,激情满满。

由于资金回笼超预期,故而房地产开发的力度更加大,所以需要更多有工作经验、社会阅历的以工代干来完成拆迁、安置任务。

“家园集团”有了名气,有了资本,还有蓬勃发展的巨大空间。

王慧、陆惠无疑是八七年三水县级市风云人物中的妇女典型,如果在加上几个,必须有宋丹华、张芳芬、邱老师……

今非昔比啊呀!每天托人或者亲自求上门的老同事、老熟人、老邻居等等,太多了,陆惠、王慧家里的门槛快被踏破喽!

名烟名酒、水果、糕点等等礼物收了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