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页

三水县成立股份制公司,干部、群众、企事业单位、外商共同出资一千多万,这事儿新鲜!

老首长没有质疑,只有鼓励,他表态了:形式不重要,看结果,只要能够更好的发展地方经济,完全可以大胆尝试。

“敢为天下先”哪能停留在口头上?

放心大胆去干,干好了成为表率,干砸了也不要紧,只要不存在贪赃枉法,他会为三水县的领导班子说话的。

老领导明年到点了,他特希望秦昆仑干出成绩更进一步,特意留他吃午饭,和他谈了许多。

秦昆仑从省里回来后更加激进,他和宋解放等等七个常委蹲点效益差的单位,要求一个月内做出是不是“放小”的决定。

“放小”如今在三水县的代名词就是卖掉或者承包经营又或者改为股份制。

不仅于此,寻求外资争取进口设备被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必须未雨绸缪,万万不能让拥有数千工人的“东方红布厂”、“胜利纺纱厂”、“光华针织品厂”等等单位衰落。

几个县领导包括秦昆仑和宋解放为了了解行情,都在接触台商、港商、欧美华商。

原本他们未必太懂纺织业,可是谈得多了,渐渐地就变成了懂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因为所有的外商都表态了,想要“东方红布厂”、“胜利纺纱厂”、完成设备升级,哪一家的设备投入都不会低于两千万美金。

如果由他们带设备来合资,中方的资产以美金折算不可能高于二百万。

这是个什么意思?秦昆仑、宋解放等等哪能不明白,中方仅仅占股百分之十左右,这条件绝不能接受。

还好他们心存希望,没有急着跟哪一家进入实质性谈判期,因为秦淑洁给出的条件还有商量余地。

第六百六十四章:呸!

(请书友们千万记得投票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