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页

都用不着等到三十几年后,现在的三水县好像还不是环境卫生管理所,管理厕所和倒马桶的属于“清洁管理所”,三水县老百姓习惯性称为“清管所”。

“清管所”拿着黄瀚起草的厕所管理标准,要求几百清洁工竞争管理这六个冲水厕所时,被追捧了,人人都报名参加角逐……

大家抢着干的工作岗位最好管理,六个冲水厕所投入使用后,卫生状况成为了全县厕所的标杆。

“全力企业”、“华美风”收获好评如潮,因为厕所门口醒目位置的墙面上写着捐建企业的名称和企业简介。

做好事真心不吃亏,广告效应、社会效益、政治资本大丰收,不少企业有了积极性。

接下来推行旱厕改造容易多了,不少单位高调宣布,愿意为家乡父老做贡献,捐资修建新式厕所。

这个时代跟后世截然不同,阿猫阿狗都敢罚款。

冲水厕所不收费,有专人管理。

如厕的群众必须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不文明、乱丢垃圾的被管理者抓住肯定重罚,敢不老实直接扣下,让单位或者家长交罚款领回去教育。

有时候无需顾忌“人权”的管理反而简单有效。

人民群众还就习惯了新厕所的新规矩,都自觉遵守规定,一不小心拉外面了,都自己动手打水来冲一冲。

太多群众宁可多跑一二里也要来冲水厕所如厕,还纷纷调侃,习惯了这里,在旱厕里都拉不出粑粑了。

相信到了年底,三水县城区会彻底告别旱厕,卫生条件肯定陡然拔高一个档次,比沪城、省城、杭城还要好。

这真的不是吹牛,首都、沪城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还有太多旱厕呢!

首都的老城区,居民们一大早排队上厕所、倒痰盂、马桶也是一景啊!

新颖的冲水厕所三水县人民群众才街谈巷议了半个多月,话题转换了,大家又开始议论起西大街的七十二个广告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