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工资不是统一标准,大概在六十几到七十多。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补贴、福利,也就是一百块钱上下。
“全力企业”直接加发一百块,有贡献的技术员还有高额的“技术革新奖”,起步就是三百块,并且根据他们所研发产品经济效益的体现上不封顶。
这帮年轻本科生来到“全力企业”主攻空调研发,他们学的就是制冷、制造专业,拆开现成的产品依葫芦画瓢哪有可能玩不转?
每实现一个零部件国产化至少拿到手三百块的奖金,人人都乐此不疲,自己搞不明白怎么办?请教老师啊!
年轻人不怕山高路远,他们雄心勃勃,已经在研发压缩机和控制面板,他们还联系学校的教授参与其中。
有擅长制冷压缩机技术的学长,他们也会去联络,能够游说人家跳槽最好,做不到也不要紧,出钱请他们来“全力企业”现场指导。
(请书友们别忘了投票,谢谢!)
第五百八十三章:进口压缩机
“全力企业”以前生产阀门、水龙头,毛利率只有一成左右。
后来开发出新产品三联花洒、角阀等等提高了毛利率。
然后生产用于电厂、化工厂都波纹管、膨胀节、耐腐蚀阀门等等产品,毛利率到达百分之二十。
但是自从开发出拥有十几项专利技术的水空调就截然不同,成本已经压缩到两千块钱的一台水空调,出厂价超过三千。
利润高了意味着赚得不少,黄道舟不是守财奴,主动跟坐落在皖省省会的制冷设备研究所接洽。
他已经要到了名额,马上还会有二十几个今年夏天毕业的本科生来报道。
见爸爸一副斗志昂扬的表情,黄瀚故作惊讶道:
“嗬!不简单啊,你们厂居然已经做了这么多电空调。有没有形成销售,得到顾客的意见反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