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他闲来无事完全可以在店里画扇面,写诗词。
这种文化气息浓厚的折扇有个特征,没有一把是完全相同的。
是不是具备收藏价值?
连黄瀚都说不好。
那些所谓的藏品未必就是水平最高的,有可能是名气最大的,存世比较少的。
陶元明的那帮朋友里保不准也会有撞大运出了名的呢!
世界名画很贵,然绝大多数作者生前都是穷困潦倒。
难道作者活着的年代,世人都是瞎子?
黄瀚的理解很简单,名画之所以贵,是因为有一部分人希望它贵!
因此陶元明的文化用品商店里卖出的东西不能便宜!贵了才能够上档次,才体现出独一无二的稀缺性。
黄瀚要求总成本大概在三四块钱的成品折扇底价是十块钱,有黄道舟题字用印的最低价一百块。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黄道舟岂是那些酸酸可比,他是两部畅销的作家,他的书法恢弘大气有名家风范,题字的扇面决不能低于一百块钱。
黄瀚掏了二百块率先定做了二十把折扇让陶元明发市,都是挑选的扇面画得不错的半成品。
然后他建议黄道舟亲自在扇面上写诗词用印,去设计院拜访时,送给工程师们当做礼物。
这种别致还充满雅趣的礼物大受欢迎,不是因为这些人懂行,而是都知道轮峰回笔的名气,认可有黄道舟亲笔题字折扇的价值。
陶元明带薪下岗后再也没有了怨气,因为他得到了心仪的工作,每天在他的“悠然斋”里写写画画看看书,优哉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