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页

每天晚上“师恩桥”周围都是游人如织,很快就有个体小商小贩看到了商机,桥下练摊的多了起来,自发形成了夜市。

“事竟成宾馆”开业当天就客满,因为黄瀚定下的日子是九月三十号。

原本是选在国庆节开张大吉,但是考虑到不能跟“师恩桥”完工典礼抢风头,选择了低调,提前一天开张。

这一天连大炮仗都没放,“噼里啪啦”放了半个小时小鞭炮。

秀儿管理所有的“事竟成饭店”,也管理宾馆,但是她不可能成天盯着每一家饭店、宾馆,“事竟成宾馆”有内行当经理。

七八十年代的服务员跟后世截然不同,是个吃香的工作岗位。

刘兆祥为了让大女儿也就是刘小明的姐姐进县政府招待所贵宾楼当服务员,不知道托了多少人。

可惜三年过去了,刘小娟都二十岁了,还没轮上转正,一直都是在干临时工,工资加补贴、夜班费只不过四十几块钱。

这时一般居民是没法挑选工作的,分配你干啥就得干啥,敢不去就得在家等着,而且变成了属于不服从分配的调皮分子,这一等更加遥遥无期。

三水县流传一个笑话“轻工不轻,重工不重”,是泛指纺织业的女工在机车的弄堂里巡回操作日行几十里,孕归也不例外,操作中还必须做到、手快、腿快,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然相对于布厂、纱厂等等需要上夜班干重体力活儿的女工来说,得到宾馆服务员的工作如同上了天堂。

第五百零五章:玩不起空调

刘兆祥得知“事竟成宾馆”依旧挂靠“自强服务公司”,正式职工属于集体单位性质,找上门要求张芳芬帮忙。

他想让刘小娟来“事竟成宾馆”当服务员,等着进县政府招待所的家属子弟太多了,轮到刘小娟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事竟成宾馆”的正式工属于镇办集体,一样的交退休、医药费统筹,又是张芳芬在做一把手,肯定亏不了刘小娟。

谁知道好事来了挡都挡不住,第二天张芳芬就让刘小娟上班,不是来当服务员,而是当副经理培训新招募的服务员,额外的岗位工资就有三十块。

黄瀚知道刘小娟,知道刘兆祥家的三个孩子都是老实人,说实话也都没啥大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