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事从来不肯服输,上一次跑徐家汇的那家自来水公司被拒之门外的事儿他一直耿耿于怀。
这一次是有备而来,双排座上装了不少“全力”牌产品,上一次门卫拦着不让黄道舟进门,这次干脆不理他。
黄道舟这回不是走路来的,他让冯新华按喇叭准备把车直接开进人家的大院里。
这年头的汽车少,驾驶员是受人尊敬的职业,门卫出来看了看,什么也没问就拉开铁栅栏门,放行。
西装革履的黄道舟下车后直接上二楼找经理的办公室,此时大多数公司还没有“肿”起来,一把手就是经理,没人自封总经理。
再过两三年,哪怕是只有七八个人的皮包公司,肯定是一个总经理六七个副总经理。
终于在沪城拥有了一栋小洋楼,位置还离十里洋场不远,使得黄瀚这段时间心情特好。
原因很简单,黄瀚三十年内不可能卖出任何房产,仅仅凭借这栋沪城的房产都能够确保一家人富足一辈子。
黄道舟依旧是在沪城跑了新老客户后第三天就随车回家。
事儿应该是很顺利,再次从沪城回来的黄道舟居然想看电影,买了五张星期六晚上七点钟的电影票。
他还就真用作家厂长的名头联系上了沪城徐家汇的那家大自来水公司,人家果然给面子。
他跟沪城大区自来水公司一把手和几个主要领导喝酒时,在酒桌上谈起日本电影《人证》,人家都说这部电影拍得好,比国产片强太多。
黄道舟在回家的路上刚巧看到了三水县电影院贴出来正在上映《人证》的海报,兴冲冲买了票。
“黄瀚,明天一家人一起看电影,你必须去!”回到家的黄道舟用命令的口吻道。
黄瀚真的不愿意看七八十年代甚至于更早的电影。
国产片绝大多数是政治宣传片,演员的表演夸张得令人发指,能够符合后世欣赏水平的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