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页

如果没有熟人帮忙,自己去烧饼店排队买几十个烧饼,说不定一两个小时也买不着。

黄道舟很有智慧,跟夏家班子谈好了工钱,谈好了给一包香烟管一顿午饭,开工后匠人们才知道,黄家客气,晌午、下午还有两只大炉烧饼的加餐。

一两粮票三分钱一只大炉烧饼,匠人们一天干掉四个,黄道舟家是相当于一个人多给了接近两毛钱。

夏家班子的匠人也是实在人,他们的肚子不饿了,都是干到太阳快落山才收工。

现在是夏天,日头长,每个匠人一天都干接近十个小时的活儿。

有黄道舟、张芳芬、秀儿、黄道武忙前忙后,还有黄馨天天陪着张芳芬买菜,黄瀚很放心。

他每天中午来西大街家里吃饭,顺便看看建房进度,他最关心的是质量,其次是关心会不会起纠纷。

见三天过去了,墙已经砌了比自己还要高,没有发现有人来找茬,这才安心了。

这几天的上午,黄瀚其实都是带着“哼哈二将”在学校里练琴,沈晓蓉都是八点钟准时出现在钢琴教室,往往这个时候,邱老师也来了。

现在的黄瀚已经能够熟练弹奏沈晓蓉记录、邱老师整理过的半截曲子。

这一刻黄瀚还是蛮有成就感的,后世就曾经羡慕人家会弹钢琴、弹吉他,遗憾自己只会k歌,连简谱都看不懂。

现在好了,也能看五线谱,也能弹几首简单的曲子,装个逼那是妥妥的。

跟黄瀚轻松惬意截然不同,这几天沈晓蓉总是紧锁眉头苦思冥想,邱老师也在埋头思考,还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

她们当然是在认真创作,黄瀚根本不去动那个脑筋。

因为他知道自己才学了一个多月的音乐基础知识,总共练习了一百五十多小时的钢琴,用这样的水平搞创作岂不是贻笑大方?

反正有了半截剽窃的曲子和歌词,这其实是那首歌曲的精华部分。

无论邱老师和沈晓蓉怎么续,这歌都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