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额?你满脑子都是布头吗?”

“这几天是一直想着多买些布头。”

“嘻嘻,你就没想过如果两篇作文都能够发表在少年文艺上该有多么光荣?”

“这有什么?还不知道稿费够不够买十捆布头呢!”

黄瀚压根儿没往这方面想,也不认为在少年文艺上刊登两篇小文章有多么光荣。

张春梅不乐意听了,气呼呼道:“去你的,再三句话不离布头,我不理你了。”

“那你一定帮我在你妈妈面前说说好话,如果满足了我买几十捆布头的心愿,我保证以后不再提布头这两个字。”

“额?你这人怎么这样啊?”张春梅无语了。

黄瀚得知同学都很珍惜自己书写的歌词,这段时间特意用一个同学送的硬板纸书写。

这种纸来自于三水县“人民印刷厂”,是生产扑克牌用的纸张,这个同学的爸爸是印刷厂的车间主任,能够拿一些废品硬板纸回家。

裁成一张扑克牌大小的硬纸片上正好够写一首歌词,用来做书签再好不过,一时间黄瀚书写的歌词书签风靡整个三年级。

甚至于有些同学用烧饼、肉包子跟同学交换,可是成功者寥寥无几。

有几个同学下了血本,居然舍得拿出连环画换黄瀚书写的歌词书签,如此大的出手还真有小朋友被打败了。

王宇其实撒谎了,他的两份歌词根本不是被他姐姐抢去,而是他实在受不了连环画的诱惑,用两份歌词换了一本连环画。

后来他发现有位同学居然用一份歌词就换到手一本连环画,肠子都悔青了。

如果这些孩子能够好好的保存这些留有黄瀚笔迹的书签,相信二十年后他们一定惊喜万分。

那时的黄瀚肯定能够成为时代骄子,一张他幼时亲笔书写的歌词书签不知道会被炒到多少钱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