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黄瀚还练了几首邓丽君的曲子,后来想想,自己才是一个小学生,唱情情爱爱貌似不太妥,于是选择了这首歌。

如诗如画、如歌如诉、如听仙乐耳暂明,用什么来形容这一刻听众们的心情呢?

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在戏剧都被束缚成了八大样板的岁月里,橄榄树就如同流入沙漠里的涓涓细流,濨润了这片死掉后刚刚复苏不久的土地。

“太好听了,孩子,你能不能再唱一遍。”一个听得如痴如醉的中年人道。

“孩子,阿姨不要求你再唱,你能把歌词再念一遍吗?”这是那个慈眉善目的女同志开口了。

黄瀚能够预料到是这个结果,因为他这辈子第一次听到橄榄树应该是在四年级下学期。

那是一个刚刚毕业分配来实验小学执教的音乐老师在学校的联欢会上演唱的。

那时的音响糟透了,开会的操场上也很嘈杂,说实话,哪位老师唱歌水平也是很业余,拿齐豫的原唱相比差太多,即便如此这首歌还是让人耳目一新如饮甘泉。

黄瀚相信经典歌曲的杀伤力,而且能够确定此时的三水县,听过橄榄树这首歌的人寥寥无几。

他今天唱了就会传播出去,说不定就会有人在明天特意为了听这首歌而来。

绒花和妹妹找哥泪花流虽然也好听但是不会有这个效果,因为现在的收音机、广播里经常播放。

小时候还有一首歌黄瀚记忆深刻,那是一首经典校园歌曲童年。

即便被大陆的演唱者掐掉了“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这一段,还把这首歌唱出了英雄赞的气势,一点点也不童年。

按理说应该是毁了这首歌,其实不然,因为架不住这首歌太好了,直接导致大陆版另类童年火遍全国。

黄瀚那时也是百听不厌,几年后听到了原唱,黄瀚这才哑然失笑,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童年不是经过修饰美化的童年。

黄瀚早有准备,他在课堂上不能破坏纪律,只能看书、写字,渐渐的归老师、小韩老师都习惯了,基本上不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