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门人越来越不知收敛,尤其是索额图,气焰太过嚣张了,皇阿玛之前愿意让他跟在太子身边,那是为了平衡朝堂,若太子势大,皇阿玛同样也会愿意他远离太子的。

十三爷和十四贝勒是请了旨回去的,奉旨教养公主、格格。

皇阿哥们是否要把自己的女儿送进宫中,此事全凭自愿,名额也未作限制。

不过在他们走后,康熙还发了一道旨意,那就是召皇孙入宫读书,同样也没有太多的要求,既没有要求各府必须出一个皇孙入宫读书,也没有对名额做限制。

既然是想把事情好了办,十三爷和十四贝勒分别亲自去游说哥哥们,还拿着制定好的计划,在皇阿玛为赐婚之前,谁又敢保证自己的女儿不会嫁到草原上抚蒙呢。

十三爷负责去找太子、五贝勒、七贝勒。

胤祯则是负责直郡王、三贝勒。

膝下有子女的拢共就只有这几个哥哥,四哥是用不着他们去游说的,七哥之下,虽已经有好几个成婚的了,但时日尚短,还未曾有出世的孩子。

女儿最多的便是直郡王了,而且四个女儿还都是嫡出。

“因为是我同十三哥一块制定的计划,若是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大哥尽管指出来,我们也是好心,不想办了坏事儿,几个侄女也尽可看看这份计划,有不太能接受的地方,也是可以调整的。”

若是旁人家,胤祯也就不说这话了,可直郡王家的几个侄女儿都是比较年长的,大侄女跟胤祯是同一年生的,好在胤祯生在了年初,大侄女儿则是生在了秋季,年岁上还是大出来的。

直郡王眼神里带着隐晦的同情,教养公主格格,那从来都是后宫女眷的事儿,即便这事儿办的好了,于十三和十四也没多少好处,在朝堂上的权力不会增多,在朝臣心中的地位也不会升高,甚至暗地里还会惹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