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农村流行集体经济,旮沓屯里私养家禽的人家极少,因此作为肥自留地的免费物料,人粪是家家户户不可多得的宝贝。
四合院里陈家与赵家的茅房是分开的,陈阿婆家的在进四合院门口旁的小角落,用一块半灰不黑的油布围着,里头挖了一个小坑,半埋着一只粪桶。
粪桶里半满不满地积累着大半秽物,看上去有几天没倒的样子,稠稠的黄水让人直面惊恐。
捏着两张草纸的陶湘见状脸色开始难以言状地发绿,但条件就是如此,总得要习惯,好在天气已经转凉,起码没什么臭味,不然还要糟糕。
好不容易解决完人生大事,陶湘憋着一口气从里面跑出来,睡了一宿没解的两条□□花垂在耳侧,像极了兔子的耳朵。
先起的陈阿婆还在摆弄着西厢门前土制的灶台,见陶湘起了,她连忙问道:“陶知青,今天早上想吃啥?”
来旮沓屯的六位知青姓氏都不一样,因此屯里人索性统一用姓加知青的形式来称呼这些城镇出身的青年。
“都行,阿婆你看着做吧。”只穿着一身衬衣与宽裤的陶湘想了想又说道,“对了阿婆,那些火车上带下来的吃食时间都有些长了,你今天要不多热一点,咱们尽快作几顿吃掉,省的坏了吃得肚子疼……”
初次相处,陈阿婆小心到几乎称得上严苛,陶湘带来的稍微称得上体面的吃食,她是不允许自己与果果吃上一口的,锁在柜子里,每顿只拿出一点热着给陶湘吃,就怕被人说占知青便宜。
然而对于陶湘来说,总是吃剩食就很成为负担,她只想吃新鲜的食物。
陶湘的话对于陈阿婆十分受用,谁不希望自己的房西是个大方慷慨又不斤斤计较的人,推脱了几下不过,随即起身进屋开柜子去了。
这年头饥荒阵阵,粮食如命,一米一粟都要好好藏放起来,免得遭了祸害,越是穷的人家,那么一点点吃的东西就看得越是严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