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的目光一直是放在秦至庸的身上。
见到秦至庸的那一刻,国师还是吃了一惊,秦至庸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那纯洁的心灵,那活泼的气血,无疑不说明秦至庸是非常年轻有活力。
秦至庸九成的精力,是放在了国师的身上。国师精神念头精纯,佛法高深,可惜他的身体已经老朽。秦至庸在国师的身上,嗅到了暮气沉沉的气息。
国师真实的年纪有多大?秦至庸不知道。但以国师目前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来看,最多还能活二十五年左右。
二十五年以后,正是元朝灭亡,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
秦至庸吃饭,丝毫不客气,满桌子菜肴想吃什么,自己动手。没有一点拘束。
皇帝,秦至庸没有见过。皇帝在秦至庸的眼中,不过是有着高级职位的普通人而已。
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是皇帝的失职。对于一个失职的皇帝,秦至庸心中不会有多少敬意。
宴席上,秦至庸的话不多,但每说一句,都是言之有物,令人耳目一新。不管皇帝和太子说到了什么问题,好像秦至庸都懂。在场的人都惊叹秦至庸的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当然,秦至庸和国师相谈得相对多一些。
国师对佛法的研究之精深,真是令人震惊。密宗、禅宗、净土宗等各个佛门流派的理念,他都精通。对于儒家和道家学问,国师同样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
国师是秦至庸遇见过最精通佛法的高僧。
吃完了饭。
国师说道:“秦先生的学问之渊博,真是令贫僧大开眼界。秦先生年纪轻轻就有这一身精深的修为,不知是师承哪一位高人?”
秦至庸笑着说道:“孟轲。”
国师脸色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