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心境的提升,秦至庸对身体的洞察力更加敏锐。心力、呼吸、气血,做到完美的配合,浑然一体。
普通人呼吸,肺部对氧气的利用率,其实是非常低,不到百分之五。
可是秦至庸的每次呼吸,肺部对氧气的利用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秦至庸每次呼入的是新鲜空气,呼出的则是真正的浊气。
强大的肺活量和肺功能,让气血中的含氧量非常高。正因为如此,秦至庸的体能才能几乎每时每刻保持在巅峰状态。
秦至庸合上了《大学》,暗道:“修身是根本。自己的精神和身体,都算得上强大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可是,我的心中依然有着不安。不能真正克服心中的恐惧,自己这辈子怕是都达不到‘安’之境界。”
心正意诚。
可是想要做到,谈何容易?
心有恐惧,则不得其正。
秦至庸已经能模糊地感觉到,自己的寿命在一百四十年左右。这次心境的提升,并没有带动寿命的增长。
古时候的那些道大儒,高僧,几乎都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
秦至庸现在一样能做到。也就是说,他目前的境界,和那些大儒、高僧、真人,已经没什么区别。
这就是所谓的“预知时至”。
知道了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其实并不是好事,因为这相当于是在“等死”。心中难免会有恐惧。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秦至庸的潜意识里,其实是畏惧死亡。
秦至庸时常在做心理暗示,要把生死看淡。看淡了生死,或许就是“活死人”的境界。此种境界,更适合悟道,更适合探索学问。
积累足够多的学问,让心神更加符合“道”,可能就更找到突破生命极限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