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只有杨昱乾这样的人,才有成为宗师的潜质。他对武术太过于执着。
秦至庸无悲无喜地说道:“输赢,就那么重要吗?阿乾,你太鲁莽。竟然去偷拳。真是好大的胆子。陈正英前辈没有说要赶你出村。可是你想要拜师,学得太极拳的精髓,会更加困难。”
杨昱乾心中一慌,问道:“那……该怎么办?”
秦至庸摇了摇头。
陈正洲坐在门槛上,说道:“我大哥死心眼。就算阿乾偷学了一招半式,又怎么样?反正太极拳的内家精髓和缠丝劲秘技,只有他一个人会。他是掌门人。他不亲自教,谁学得会?秦至庸,你小子回来得真好。我肚子饿了。你去做午饭。菜我已经从菜园子里采摘回来,清洗干净。”
秦至庸对杨昱乾说道:“阿乾,做午饭。你来帮忙烧火。”
第24章 上门女婿做不做?
杨昱乾坐在灶台前烧火,秦至庸一边切菜,一边说道:“内家拳,外家拳,其实招数都是相通。不同的是,每一种拳术,都有着它独特的拳理和心法。拳理和心法,才是精髓。暂时学不到内家拳的精髓,不要强求,可以先学招式。等到有了机会,再学内家拳的拳理和心法,配合纯熟的招数,很快就可以运用自如。”
再过两百年,中国人都知道太极拳,并且每个人都能随意比划两招。论传统拳术流传之广,太极拳是当之无愧第一。八卦掌和形意拳这两门内家拳术,都不能和太极拳相比。
主要是太极拳中蕴含的刚柔和阴阳理论,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太极拳,到了那个时候,就不再是一门普通的拳术,而是国粹。是一种艺术和文化,更是一种传承。
秦至庸没有门户之见。
陈家沟的祖训,在秦至庸看来,是个陋习。但是秦至庸理解陈家先祖们立下祖训做法。
封建年代,想要出人头地,非常艰难。世家,宗派,垄断了知识和武学。有了文化知识,有了武学修为,就能出人头地。
肥水不流外人田。
陈家沟的太极拳,是内家拳术,显得更为珍贵。陈家想要垄断这种紧俏资源,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