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场边,此时体大教练段思成的脸几乎可以用阴沉来形容了。今年他们体大原本信心满满,觉得他们至少能推三个人进入决赛,这样一来,他们之前苦练的梯形编队滑行的战术就能直接拿出来用,随随便便就能镇压全场。

可是如今万万没想到,他们只有两个人进决赛不说,a大的那两个人配合还比他们想象中要好很多。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两个人之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南川。

他们之前每一次战术变化,无一不是南川在做决策。

而事实证明,南川的每一次决策都是正确的。

这相当于就是位于场上的司令塔,所有的战术都可以直接通过他来向队友传递,而不是所有选手还得找机会寻找场边教练来得到指令。前者直接省略了一个步骤,节省了不少时间,也令战术上的应对更加及时。

这样的选手太难得了,这是需要无数的比赛经验才能积累起来的老练与敏锐。

至少体大的这两名选手还做不到这一点。

段家成阴沉着脸心想:果然啊果然。南川这小子果然这些年都没放下短道,一直在暗度陈仓!他们都被这小子骗过去了!这小子太阴险了!!

然而事实上,a大上下其实都知道。

不是南川经验丰富,而是徐烈经验丰富。而徐烈善用了南川的头脑,在南川开始训练的前期就抽出了一整天的时间给他总结了自己执教生涯里遇到的所有有效的战术与应对方案。

那些经验与知识其实平时徐烈也一直在竹筒倒豆子似的教给全队所有队员,只可惜所有人的消化速度明显赶不上南川。

其实这要归功于南川他外公,华老从南川小时候起就一直有意识地传授他很多战术方面的知识,很多东西几乎已经刻在了他的脑子里,后面徐烈再补充的那些新的经验,一通百通,南川领会的速度自然要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