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大笑:“礼法也能算是抄袭吗?自从周公制定周礼以来,后世这些礼崩乐坏的皇帝,哪一个不拿来就用。”
武曌心说:一定要做全,别像武惠妃那废物似得。哼。她真不如李隆基像我。如今武惠妃杨贵妃都走了,李隆基因其功过掺杂,就继续拖延下去。他当年终结了乱局,肃清朝堂整顿吏治,不是一个纯粹的昏君。
祭文送到皇帝眼前时,宋真宗想了半天:“啊,是赵祯的生母。”
赵光义情绪激烈的跳了起来:“什么?????”
赵恒一脸无辜:“怎么了?”我亲儿子,算是她的,这有什么大不了呢?我又不喜欢李妃,就是试试。
赵匡胤哈哈大笑,这混蛋弟弟一向装作情绪平稳,心态冷静的样子,被他儿子刺激的蹦起来多少回了:“儿女是债啊哈哈哈哈!”
赵光义被儿子满脸无所谓气的差点死过去。这是什么情况?如果她没有儿子她能当皇后,当太后,临朝称制吗?憋得脸色发紫,欲骂又无从下手,最终只是狠狠的踹了他一脚:“你真是造假成瘾!”天书也造假,祥瑞也造假,皇后生儿子也造假。看看魏征怎么劝唐太宗!佯装生气来试探大臣都不行是自取灭亡……气的肝疼。
赵恒熟练的抱头趴在垫子上。他踹由他踹,我自岿然不动。
……
她询问前朝武后是什么样的人。当然读了(旧)唐书,知道她做了什么,只是有些心动。有小官劝刘太后为自己家立庙——这是皇帝的待遇。又有权知开封府的程琳劝进,献上《武后临朝图》
百官中,只有一个人敢说话:“让皇帝怎么办?”
刘娥想想丈夫和儿子,虽然宋真宗的爱好气的她不行,但他确实是个好丈夫,情深义厚,始终不曾变心。当年从能歌善舞的贫女,一直到如今,难道能忘了先帝吗?儿子傻呵呵的,性格不错也很好学。将来母子反目,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龙椅坐着,龙袍穿着,玺印在手,何必计较许多。为人应当务实。当即撕碎奏折,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