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特意来找他:“这叫什么话。李隆基究竟如何?这是你爹的信。”
李宪完美的做到了一问三不知,朝政?不知道。杨玉环如何?不知道。太子如何?不知道。皇帝如何?多才多艺,那舞跳的,那曲乐合奏的技艺,祖宗我给您吹一段?
唐高祖先是安慰他不要害怕,后来得知他是真的什么都不打听,就气恼的离开了。
之前武惠妃死了两个儿子,李瑁作为第三个儿子,李隆基怕他死,就送给大哥大嫂抚养。李宪算是他的养父。
李瑁认认真真的继续给养父服丧三年,一半是为了养父比亲爹好太多了,一半也是为了避祸。恐怕阿耶要弄死自己,给玉环一个寡妇的合理身份。
……
李隆基:朕这辈子真的完美啦。所有的大事全都完美,文治武功都好的没话说。老了,今年大哥和另一个兄弟过世,要珍惜生命,开始享受生活。
从此改元天宝。
天宝元年,李白供奉翰林院,写下那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译:嚯哈哈哈哈,劳资就知道自己牛掰),他本以为自己能大展宏图,但是没有。皇帝听他的意见,但并不取用。气的他继续写诗。
四皇子李琰嫌王妃无子,与她分居,只学着父皇的样子收集天下美人,生了五十多个孩子。两个宠姬争宠,求教于非自然力量,在他鞋里暗暗的塞了符咒。他的仇人听说这件事后,告诉皇帝说,四皇子诅咒皇帝。上朝时要脱鞋,证据极容易拿到。李琰死到临头惊惧万分,拼命推理一番,认为这是美人们争宠,并举例无数。
由于没有《常用符咒大全》来作铁证,难以分辨瞎画的圈圈道道到底是诅咒还是争宠,李琰软禁不久就自己把自己吓死,韦王妃送回娘家,二美人杖毙。
转眼到了天宝四载,杨玉环自然不愿意没名没分的做个女道士,皇帝已经须发皆白,不知寿命几何,如果没有名分,日后就没有保障,无以为继。李隆基也想给她名分,于是先给李瑁塞了个媳妇过去,前任寿王妃无子,事情都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