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页

蔡琰洗了个热水澡,换了一身暖和的睡衣:“师兄,将孩子给我抱一抱。”

蔡琰的身体被浩然之气强化过,再加上分娩的时候,有陈彦至在身边,她非常顺利就生下了儿子。并未消耗多少体力。忙完了自己的事情,她还有精力来看望孩子。

陈彦至将怀里的婴儿递给蔡琰,说道:“师妹,你看这小家伙,精神头不错,眼睛乌溜溜的。哈哈,他居然还皱了一下眉头。”

蔡琰抱着儿子,脸上浮现出母爱的光华。

蔡邕背着手,走到房间门口,对陈彦至说道:“彦至,你出来。老夫有事问你。”

陈彦至点头,走出了房间:“师父,有何事?”

蔡邕说道:“你的学问,在老夫之上。但我且问你,给孩子取名字了没有?”

陈彦至顿时明白了蔡邕的意图,是想要给孩子取名字呢。陈彦至借机说道:“没有。我心里激动,一时没有考虑好给孩子取什么名字。师父,您是孩子的外公,要不您给取一个?”

蔡邕满意地点了点头,用手抚摸着下巴的三寸长的胡须,说道:“你们年轻人,对于取名字肯定没什么经验。那就还是让老夫来给我那小外孙取个名字吧。嗯,老夫要去书房查一查典籍,取名字,是大事,可马虎不得。”

说完,蔡邕不再看陈彦至,而是背着双手,缓缓踱步走向了书房。蔡邕就蔡琰这么一个女儿,现在他有了外孙,其实心中的激动和喜悦,不在陈彦至之下。他想要为外孙做点什么。

陈彦至这个做父亲的,文武双全,精通百家学问,蔡邕发现,自己好像为外孙什么都做不了。最后,他只能来和陈彦至争夺取名字的权利。

好在陈彦至识大体。直接让蔡邕给孩子取名字,令蔡邕很是欣慰。

……

正当陈彦至在蔡府里给儿子摆满月酒的时候,刘备到诸葛亮的茅屋第三次拜访。

真可谓是“三顾茅庐”。

诸葛亮同意见刘备,则说明他认可了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