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咳嗽一声,拿起腰间的酒葫芦喝了一口酒,说道:“主公,不管陈彦至说的是不是真的,我们都不用在意。我们当务之急,是提升自身的实力。袁绍东征西讨,兵强马壮,他要是扫平了周围的威胁,就会对主公你下手。至于信中所言,五年之后,咱们不就知道了嘛。”

郭嘉洒脱,能看清本质。就算陈彦至说得是真的,要是曹操没能力掌控朝廷,那也没用。

荀彧则说道:“主公,陈彦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真有传言中的那么厉害?我们和陈彦至不相识,不能判断他的性格和做派。不过,不爱权利的人,属下还是第一次见到。”

曹操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陈彦至是什么样的人?曹某看不透他。真要形容他的话,我觉得他是一个……圣人。我们的种植技术,冶铁技术,都是彦至兄提供的。”

“圣人?”

荀彧和郭嘉一脸惊愕,相互对视了一眼。

世间,真的会有圣人吗?

……

夜晚。曹操设宴招待了李中庸。郭嘉、荀彧、李典、夏侯兄弟、典韦、许褚等人作陪。

李中庸只有十来岁,但曹操可没有将他真的当成小孩子来看待。能代替陈彦至送信到洛阳,年纪再小,都不是简单人物。

李中庸见识超群,谈吐不凡,其智力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准。心境之高深,和荀彧郭嘉相比起来,丝毫不差。

跟着陈彦至学习,李中庸的确见识广博,只是,有些知识知道归知道,但还没有形成他自己的东西。因为有些人生感悟,是需要李中庸自己亲身去经历,去体会。

李中庸的话不多,但每说一句,都是言之有物。李中庸谨记师父的教诲,说话多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巧言令色之辈。

言多必失。

李中庸可不希望自己变成那样的人。

曹操称赞道:“李小兄弟真是天资聪慧。古之甘罗,怕是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