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哈哈一笑:“好啊。你小子帮忙探路,那是再好不过。来回跑,虽然不累,可是同样要耗精神的。”

陈彦至说道:“我的精神还算充沛。”

……

探路,对于陈彦至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他的精神念力,都能探查到数十里外的动静。陈彦至的飞行速度,虽然比不上孙悟空的筋斗云,可也是极快。

不过,陈彦至不打算用这些“神通”。

陈彦至能感知到大地之力以后,更加喜欢脚踏实地的感觉。

厚德载物。

任何人的德行,哪怕是圣人,都不能和大地相比。大地承载万物,养育万物,没有丝毫怨言。它的德行,是何等深厚?

舍弃了神通的时候,陈彦至的心中,就会充满了人性。当运用神通的时候,陈彦至的心中就会诞生神性。

人,普通平凡,脚踏实地。有着七情六欲。

神,高高在上,俯视众生。心念绝对冷静。

运用法力和神通的时候,陈彦至就是“神”。

但是,陈彦至知道,自己绝对不能成为“神”,因为那样会“脱离群众”。随着心境的提升和功力的增强,陈彦至怕自己会失去感情,最后专修太上忘情之道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陈彦至不想拥有这样的心态。

如何在人性和神性中保持一个平衡点?是陈彦至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好在陈彦至对《中庸》的理解非常深刻,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那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