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使臣见到陈彦至,有些激动:“陈先生,吾终于见到您了。先生此去魏国,大王一定会给予先生最高规格的接待。”
后世的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此话在春秋战国时期,同样适用。
魏国使臣心中想着,要是能让陈先生留在魏国,为大王效力,再好不过。
陈彦至笑着说道:“使者客气了。”
……
陈彦至坐在马车里,手里拿着竹简,这是一本道家经典。后世是没有这本典籍的。他仔细阅读书中的精义。
赵国的文字,陈彦至现在读起来,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能来到先秦时代,陈彦至算是比较幸运的。他能读到许多原汁原味的“百家经典”。
要是晚来几十年,秦始皇完成了焚书坑儒,绝大多数的典籍将会彻底断绝传承。陈彦至就算是想读,都读不到。
送亲队伍出了邯郸城,陈彦至心中有所感应,掀开了马车窗帘。
只见曹秋道戴着斗笠,蒙着面罩,如一柄利剑似的站在城墙上。
陈彦至暗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曹秋道这个家伙会尾随在后。希望你不要自寻死路,否则,就不要怪我下狠手了。”
第395章 给个机会,父母之过养不教。
陈彦至坐在马车上,不是搬运气血修行,就是翻阅浏览竹简。赵倩公主带到魏国的这些书籍,后世都是没有的。陈彦至猜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这些珍贵的各家典籍,全部都会化为灰烬。
先秦时代,没有纸张,是能在竹简上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