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授文理解皇帝的性格和想法,皇帝同先帝脾性不同。在惩治污吏,清整朝廷腐政上他是下了狠心的,因此也必须把十一,恭亲王这些掣肘的人全部碾平。手段残酷了点,但王授文还是认可的。历朝历代,要收权,安天下,哪个皇帝不拿自己的兄弟祭个天
他想起自己罪中给他下的那个判语:“君子之范,奈何煞气太重。还真是贴切。
“王授文。”
他正在莫名其妙的自我得意,冷不防皇帝在辇上唤他。他忙躬身道:“臣在。”
皇帝声音清朗:“要说翰林穷,你也是穷了好几年,朕记得,你没放出去做过学台。怎么户部递来的册子上,朕没看见你的名字。”
王授文道:“臣的家业小,前明时颠沛流离,好些人都散了,如今内人也去了,就剩了疏月和定青两个孩子,能开销什么,至于疏月……一直是皇上的银钱养着她,她倒也是个知恩的孩子,在长洲的时候,不肯在自个身上多花一分,您赠的银钱都投到精舍里头去了。”
“难怪她不喜欢花哨的东西。”
皇帝自顾自地说了一句。
想起了她说她喜欢自己赠她的那支簪子,那簪子就素寡得很。
原来根源是在这里。
不过女人素些好,素些稳重。
皇帝觉得王疏月平时不说话的时候也算是个好看的女人。
“如今疏月,哦不,是和娘娘,能伺候皇上,也是娘娘和我们王家的大幸,得以报答主子的恩典。”
听到王授文的话,皇帝这才发觉,自己刚才那句话让他听见了。
顿时有些自恼。
他正色地看了王授文一眼。王授文忙垂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