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姜,你的是非的就是我的是非,只要你觉得该,我就认你的道理。”
少年人的坦荡之言,让陈鸿渐亦不觉有些动容。他抹了一把额头渗出的汗水,对纪姜道:
“殿下,我们是大齐的老臣,历经两代皇帝,的确不忍见大齐覆灭,但老臣明白,腐木终不得成巨舟。老臣虽不能反,但老臣也不知道何以劝宋家不反。堂堂忠良世代,清明文华之家,从宋老起,他们断送得人命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纪姜一面听着陈鸿渐的话,一面望向顾仲濂。
顾仲濂没有出声,却迎向她的目光,静静地点了点头。
顾有悔道:“如今只有一件事难。青州的军队是从前晋王的亲军,后来晋王死后,余龄弱将这只军队交给了宋简,这几年,一直都是楼鼎显在统领。这个人是拼刀枪的榆木脑袋,宋简回帝京后,给他写过手令,命他在青州按兵不动,不论帝京出什么风波,都不可擅离青州。如今,要调他的兵力,还是得说服宋简。”
说完,他走到纪姜身边:“你昨日去见了他,他究竟怎么说。”
纪姜仰起头来,想起昨日宋简说的那些话,她不觉喉咙一阵一阵的痒痛。
“他说,他此生不悔为大齐之臣……”
一句话,令陈鸿渐不由落泪。
为人臣子,做到这个分上,他也好,顾仲濂也好,似乎都不及不上了。胸口一阵钝痛,他不得已扶着案边沿颤巍巍地坐下来。捂心痛道“宋家的……这一门的硬骨头啊……”
顾有悔偏头抿了抿唇:“果然是个浑蛋,狠起来,连你的命都可以不顾,固执起来,也可以把自己的命捧出去。连你都劝不动他。他是铁了心吧,那楼鼎显那边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