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页

相穷认为,少务这是故布疑兵,明知无法在郑室国大兵压境时对抗相室国大军,所以在偏远的薄弱之地奇袭相室国后方,故意从泯水东岸进兵,离相室国真正的腹地还隔着一条泯水屏障呢。如果相穷因此而退兵,那么巴都城之危将不战自解。

这也不失为一条高明的战略,但少务想得也太简单了,他相穷怎会上当!目前的形势,虽然想突破关防得稍微付出点代价,但正是百年难得的大好机会,马上就要到嘴的肥肉,相穷怎会吐出去?

相穷随即派人告诉舆轩,他的布防战略是正确的,为了稳妥起见,再加派军阵去增援泯水防线,并命令悦耕,不求破敌取胜,只要稳稳守住便是大功。旦相穷所在的位置,离飞虹城实在太远了,传递战报需要时间。其实相穷收到这份战报的时候,少务已经不战而取飞虹城,而悦耕大军越过防线的出击遭遇战也已经溃败了。

……

巴室国都前,彭山与丈人山一线,把守国都外最后一道关防的主将叫包奇正。他是一名四境修士,却没有在宗门中清修,受家族举荐在国中任职,于兵正大人手下担任了一名将军。这位包奇正将军和虎娃打过交道,曾一起结伴在彭山深处采取灵药。

包奇正后来与瀚雄关系很好,亦曾与九灵结识。在欢送瀚雄就任善川城城主的宴会上,便是他被九灵扔出了田庄外、脑门上被撞出一个大包。他的师门鹅公包,宗门道场便巴都城附近的山中,其亲眷家人都生活在巴都城外的村寨里,如今临危受命据守关防。

包奇正手下原有十二支军阵,其中六支就是驻扎在国都附近的精锐野战军阵,少务并没有将其带走。巴室国又在国都周围的平原村寨中就地征兵,新编了八支后备军阵上前线,另外又从后方城廓中调集了数支守备军阵赶来增援。

这一战打得惨烈非常,若不是依托坚固的关防,那些新扩募的后备军阵很难守得住。受隘口的地势所限,正面战场上最多只能摆开两支军阵,有工事凭借,就算打溃了一支军阵,包奇正还可以换上另一支军阵死守。

这是一场代价很大的反复抽添之战,包奇正派精锐军阵顶住对方的狂攻,又轮番换上后备军阵消耗对方的战力。他这边已经被打残了十几支军阵了,防线没有崩溃已是难得,但相穷若投入精锐主力继续狂攻的话,包奇正恐怕守不住了。

根据工正大人伯劳的命令,包奇正至少要守半个月,且尽量多守几天。等实在守不住了,将有最后的增援出现,然后他要组织有序的撤退。如今包奇正已经守了半个月,但他想尽量再坚守几天,让最后一批援军越晚投入战场越好。

第060章、郑股的心思(上)

少务不在国都,大小事务由辅正、兵正、工正这三位大人处置。按照惯例,少务尚无子,便指定了他最年轻的叔叔为名义上的监国者。假如少务意外战死,便由后廪这位最小的弟弟受禅为国君。但实际上这位监国者并不掌权,大权皆在三位重臣手中。

这三位大人也有分工。辅正负责安排政务、组织城廓调运粮食物资以及安抚民众。兵正大人则负责调兵,按照少务制定好的战略,一步步把相穷大军诱入并羁绊在国都外。而工正大人伯劳则负责指挥全局,包括战事安排。

伯劳为何一定要包奇正守住半个月,因为从前方望丘、平谷、野凉三城撤退的民众和物资,需要及时转移入国都。而巴都城外的平原沃野,是巴原人烟最为密集繁华的富庶地带,又恰逢秋收季节,辅正大人早已下令各村寨抢收粮食,紧急将人口、牲畜都转移到巴都城中,兵正大人把国都的巡城军阵都派出去帮忙了。

少务制定的战略,就是当相穷打到巴都城下的时候,城外什么东西都不留给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