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

综合种种因素,先取飞虹城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以虎娃之聪明,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果不出他所料,少务沉默了一会儿,又以央求的语气问道:“师弟,我能否邀请你陪同我一起故地重游?若有机会,也请师弟带我去白溪村,拜访灵宝壮士。”

虎娃不置可否道:“假如真有那么一天,到时再说。”

少务似是自言自语道:“很快了,不会再等很久。”

当天晚间休息时,少务找来了盘瓠,问他是否愿意担任军中大将?盘瓠问——虎娃是否会反对?少务回答这正是虎娃的举荐,如今只看他本人的意愿。盘瓠便很痛快地点头答应了,等少务一走,他立刻跑去找少苗,喜滋滋地告诉她——自己要当将军了。

第043章、兵马未动(上)

就在少务巡视边境诸城时,有两个消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至巴原各地,尤其是那些一直在关注其动静各大势力耳中。首先便是少务到孟盈丘拜见命煞,欲迎娶一名孟盈丘嫡传弟子为正妃,结果却令人一头雾水,引发了各种议论猜测。

还有一条消息则更多地是在相室国民间流传,尤其是虎娃当年的足迹曾走过的地方,很多人惊讶地得知,原来巴室国中声望正隆的彭铿氏,便是曾在相室国中受万民景仰的小先生。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民间消息传播相对闭塞而且缓慢,只有那些特别重大或者令人特别好奇的事情,才会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迅速地散布。

官方公告天下的正式消息,都会由采风大人派采风官传达到各城廓,并由各城廓再派专人到集市和村寨中宣讲,因此能够在最大范围内让国中民众知晓。但超出国境之后,消息的传播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谁也不可能把采风官派到邻国去。

神医彭铿氏大人之名,在巴室国中几乎已家喻户晓,但很多民众却不清楚当年相室国的那位“小先生”是谁。少务对此早有安排,将采风官派到了各城廓,向民众宣讲虎娃当年在相室国中的事迹,包括白溪村战流寇、飞虹城斩兵师、公山村救民众、训君女宫嫄、与仓煞同游、斩公子宫琅、得命煞赐不死神药……等等。

众人听闻皆惊叹不已,原来彭铿氏大人还曾有过这么多了不得的事迹,其人无形中又蒙上了更传奇的神话色彩。

而相室国的民众虽早知小先生的事迹,却大多不知巴室国那位彭铿氏大人是谁、又做过哪些事情?相穷当然不会派采风官在国中宣扬这些,但有不少商队、路人经过相室国各城廓、村寨时,会向沿途民众讲述彭铿氏的故事——这些都是少务暗中安排的。

相室国的很多民众终于知晓,原来“小先生”斩杀宫琅、闯关进入巴室国后,先是在彭山禁地救治国君后廪、被赐号彭铿氏;又远去武夫丘拜在了剑煞先生的门下、成为其亲传弟子,并结识了化名小俊的公子少务。

这些消息令相室国的民众非常感兴趣,在民间飞速地传播开来。人们对小先生的景仰之心更深,有意无意间,就连与小先生有关的巴室国新君少务,在传说中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受到很多人莫名的尊敬。

还有一些事,相室国官方本是没公开的,比如飞虹城一带曾出现的流寇,其实就是城廓的军阵;君女宫嫄纵马践踏青苗、冲撞民众,被小先生出手揍了……这些内情原先就在当地民间流传,可如今传播得越来越广,很多地方的民众也都听说了。

民心之微妙向来难言,国中民众在景仰小先生、进而对少务有所好感的同时,对相室国宗室也越来越不满,私下里的非议也越来越多。这在平时也看不出有多大不妥,该过的日子也照样过。

可一旦有重大的变故发生,就可看出这番铺垫的作用,比如相室国与巴室国交战。而少务要做的,就是等相穷率先挑起这场国战。这番冲突迟早是难以避免的,少务也知道相穷一直在为此做准备,那么就主动给对方一个机会,将形势控制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