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郎今日是指挥族人来此狩猎的,因为连日的暴雨过后天气放晴,这一带的谷壑密林中会有瘴气爆发,不仅有很多野兽为了躲避瘴气而跑到高处的开阔地带,当瘴气散去之后,还能拣不少现成便宜。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羽民族人,显然对附近疠瘴爆发以及分布的情况已非常熟悉。
因为客人的到访,飞郎吩咐其他族人留下来继续狩猎,自己则与几名族人一起将虎娃等人迎进村寨。半路上还闹了个小笑话,走到一半才发现,飞郎与羽民族人所带的路,假如不会飞根本过不去,那是羽民族人自己平时才会走的路。
飞郎赶紧又命身边几位族人先回村寨里通知大家准备好迎接客人,自己则带着虎娃等人从另外一条路绕了过去,途中还经过了几处疠瘴弥漫的地带边缘。
自古以来第一批到访这支羽民族的客人,既有传说中才能听闻的六境高手,又有武夫丘那种修炼圣地的来客,虎娃等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与热情的接待。
飞郎所在的羽民族村落与寻常的村寨不同,根本就没有寨墙,倚着一面高崖而建。崖上有很多洞屋,后部就是天然的洞穴,而前部的洞口外还搭有棚屋,仍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半穴居的状态。高崖脚下的参天大树上还建有不少的树屋,远看像一座座巨巢。
显然这些羽民最早就住在山洞里,后来随着部族的繁衍与发展,山洞已经不够用了,在崖壁上开凿新的洞穴也不是那么容易,于是便开始建造树屋。他们应该在很多年前就已经与山外的普通人部族打过交道,生活方式也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最典型的变化,就是林间的坡地上散乱生长着不少火麻与菽豆,显然是人工播种的,但耕作方式还很原始与粗犷,基本上是撒下种子后任其野生。
山林间的开阔地带如今也建有不少房舍,但与别处的建筑不同,这里的房舍不带院子,都是以很粗的木桩为支柱,在几丈高处铺以木板,是一座座悬空的木屋,很多木屋连梯子都没有。
粗略看过去,这个村落里约有四百余名羽民居住,村落的核心地带位于高崖边缘,那里有个天然的大山洞,洞中始终点着一堆火、一年四季不熄灭。那堆火也不知燃烧了多少年,至少在飞郎出生之前就有了,它相当于这个部族的祭坛,也象征着他们所崇拜的神明。
点着火堆的山洞前是一片特意清理平整出来的空地,也是整个部族平时聚会的场所。在这天晚间,这个部族中几乎所有的羽民都来到了这片空地周围,大家坐在一起吃东西,又从山洞中取出火种在空地中央点燃了一堆大火,大家围着火堆扇着翅膀吹口哨转圈,像是在唱歌跳舞,既是自娱自乐也是在为贵客表演。
由于他们背生双翅,所以舞蹈的姿势也很奇异,一挥翅膀就能蹦起很高,再从空中缓缓滑翔而下,身子于半空中扭来扭去,口中还发出如鸟鸣般的怪异音节。虎娃等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皆饶有兴致地看着。
……
第二天山间起风了,而部落里的狩猎队伍也陆续回来了,带回来不少猎物。由于他们经常在半空飞过谷壑,所以运送过于沉重的东西比较麻烦。比如虎娃等人曾看见的那头野猪,也被这些羽民弄了回来,绑在好几根长杆上,是由很多羽民一起扛着飞过谷壑的。
这次的收获很丰富,整个部族晚上又在那片空地周围围着火堆跳舞庆祝。在这深山中的漫漫长夜里,这也是让他们感到开心与振奋、象征着团结与希望的一种集体活动。
飞郎在武夫丘上只待了几个月,他是凭借自己的特异天赋才能成为杂役弟子的,却最终未能练成开山劲、登上主峰无望,只得失望而归。但在这个部族里,飞郎已经是最有见识的人物了,毕竟他曾远去郑室国中的红锦城,还登上了传说中的神山。
飞郎的经历,也说明这个羽民部落并非完全与世隔绝,他们已与山外的普通人有过很多接触,了解巴原上的不少事情。只是像飞郎这样有勇气离开家乡走那么远的人,仍极为罕见。飞郎在去年离开部落之前,就已是狩猎队伍的首领,就在虎娃他们到达此地之前,飞郎又成了最年轻的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