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只是走了这么久,许多麻烦仍然如跗骨之蛆一般粘了上来。

“老伯,这个面具怎么卖?”秦轲指着那个猴子脸的面具,笑着问道。

“五铢足矣。”老人看起来有些困倦,坐在椅子上抽着旱烟,昏昏欲睡。

秦轲扔下钱,摘下斗笠,又把面具戴上,猴子脸配合着他那本就不算高大的身形,看起来十分滑稽。

而秦轲也感觉到自己身上那几道目光越发的犀利,尽管是在嘈杂的大街,他的风视一经展开,就把那些细微的声响都给捕捉了进去。

面具下的眼睛动了动,他看见了那个站在肉铺面前与屠夫讨价还价却有意无意看向自己的中年人,看见了那个在河中撑船,带着几分悠闲眼睛却毒辣如狼的健硕汉子,更看见了那个在背着馄饨挑子走街串巷叫卖,右手虎口老茧厚重的市侩小贩。

第六十七章 包子与橘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这江湖就宛如浆糊一般浑浊粘稠,粘上了就难以甩脱。

风视在悄无声息之中不断地给他反馈周围的情况,而他戴着面具,向前逆着人潮不断地行走,只觉得那几道目光缓缓地跟了上来,并且走在一起小声交头接耳。

秦轲跟他们的距离不远,也不过是二十步,借着风视,他听清了他们的话语:“是他吗?”

“难说,画像是靠记忆画的,谁也不能保证准确,但我们盯梢了这么几天,这小子是最像的,尤其是他那肩膀上的蓝布包袱……”

秦轲皱了皱眉,看向自己身上的包袱,他还真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细节出卖了他的身份,大概是自己在钻洞逃跑的时候,背上的包袱被白衣人看见了吧?

虽然用包袱的颜色去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人显得有些愚蠢,但想来白衣人也是无奈之下才不得不把这件事情给说了出来。偏偏秦轲就是那个意外之中的意外,他并没有当探子的经验,更没有一个当探子的直觉,也算是歪打正着,命中注定了。

戴着面具的秦轲一蹦一跳地在路上走着,一副少年贪玩的样子,额头上却已经是满是汗水。

风视之术虽然强大,可这里却是嘈杂的街道,他要听清那几个人的声音还是很耗心神的一件事情。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此刻心里紧张得就好像拉近了的弦,随时可能会崩断。

秦轲想了想,还是没有把肩膀上的包袱扔掉。其中原因之一自然是因为承载着九爷和油铺里几个人鲜血的书简还在里面,在掌柜口中知道它对于那些受灾百姓的重要性之后,他更是没法做到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