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馆号称最高学府,首先就体现在它的招生对象上。与“六学”不同,弘文馆只为唐朝最上层的贵族子弟开放,每年仅在全国范围内招生三十人。
那什么叫最上层的贵族子弟呢?即皇太后、皇后的至亲,宰相、一品大员、得实封的功臣、三品以上的京官家里的子弟,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弘文馆。
以徐齐聃的出身,自然无法跻身此列。他按照祖父的官位,在每年招收五百人的太学读书。
太宗一听说他在太学读书,就有几分可惜。门荫制度实在令人讨厌,但改革举措必须一点点地来,不然违背了贵族的既得利益,他这个皇帝也吃不消。
好在偶尔打破常规算不得什么大事,太宗当即做主,将徐齐聃送入了弘文馆。
换做一般的少年,听说自己有机会在贵族子弟云集的大唐最高学府读书,定然欣喜不已。可徐齐聃只是淡淡一笑,宠辱不惊地谢了恩。
太宗好奇道:“你不高兴吗?”
☆、第78话
徐齐聃答道:“自然是高兴的。”
从他上扬的嘴角,奕奕的神采中,都可窥得一二喜悦的痕迹。这可也太不明显了吧?
自以为送出了一份大礼的太宗表示不满足。
“若是换了旁的孩子,只怕要欢呼雀跃。你们徐家果然出人才,小小年纪如此沉稳老练。”
“陛下过奖了。”徐齐聃笑道:“能入弘文馆读书,齐聃自然欢喜。只不过以我的出身进了弘文馆,定要遭受无数非议。齐聃一想到这些,便颇有几分头疼,于是也就雀跃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