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久居庙堂的老狐狸,深谙人心,不可能小道士随便忽悠两句,就深信不疑。
文良纯看得最清楚:“秦闻道性格多变,爱显摆,爱耍小聪明,有时信守承诺,可不要脸起来又毫无下限。”
赵辉祖直点头:“文大人刀刀见血,鞭辟入里!”
“老夫看来,他和世上大部分人都不同,仿佛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一样。他做事只求目的,不在乎过程,也不管手段好坏。他的目的大多都是好的,手段就……”
“因此,老夫认为他这次的承诺并不可信。不仅如此,诸位大人且看吧,殿试时他若是主动出现,肯定还会出状况。”
状况果然出了,不过不是小道士,而是皇帝。
殿试全凭孙蒙做主,他是唯一的考官。三年前他主持过一次殿试,完全就是走过场,名次丝毫没变,和大齐历代皇帝一样,给予了主持省试的钦差考官们足够尊重。
大齐开国以来头一回,皇帝改名次了。
沈学习被提到第十名,从末尾的同进士出身,摇身一变,成了二甲进士及第。
紫宸殿内诸位大人互相看看。
秦行之深吸一口气,战斗情绪高涨。
今天道爷就是助拳来的,谁敢反对胖子,我当时就开启骂街模式。反正我年轻,脸丢了还能长回来,就问你们这群老家伙怕不怕。
可惜他白给自己打气了,文良纯等人根本没作声。
这事儿明摆着是小道士和陛下商议好的,问题是,作为陛下的臣子,他们这些人根本没立场反对。朝廷取士,说白了就是为皇帝选辅佐他治理天下的人才。至于谁是人才,那必须皇帝说了算。
设置殿试的目的,也是为了让皇帝最后把关。
皇帝走过场,那是他嫌麻烦,不代表他没权力更改名次。不夸张的说,只要孙蒙愿意,他就是把沈学习提到状元的位置上,也合情合理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