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已经答应不入契丹了,只不过想多待几天,看看热闹而已,居然连这个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
以大臣们的尿性,孙蒙可以肯定,杨旭的说法绝不是吓唬他。
攻打恨天宫是必须的,这关系到能否找回丢掉的脸面。然而契丹也肯定绕不过去,别说契丹了,就算是高丽、大理那种“讲道理”的国家,你大军不经允许,随便跑进人家的领土,那也是侵略行为,他们肯定要跟你急。
递送国书要求过境,是个礼法问题。
契丹人不讲礼法,可大齐乃礼仪之邦,做任何事都必须先在道义上站住脚,无论如何也不能不宣而战。
契丹人会同意吗?
用脚后跟都能猜出来,他们肯定不会愿意。
那么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和契丹正面硬刚一把。
孙蒙并不怕和契丹打仗。
小道士说过,强军是打出来的,大齐军队战斗力越是不如契丹,越要主动去和他们打,打着打着,挨揍的水平上去了,揍人的水平也会水涨船高。否则老讲什么大局为重,又何必每年花费巨额军费养这么多废物,干脆解散得了,有那钱送给道爷花多好?
最妙的是,因为皇帝皇后被劫,荡平恨天宫是底线,大臣们这次绝找不到理由反对打仗。
现在听杨旭这么一说,孙蒙赫然发现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如果他不回京,大臣们就有了拖延的理由。要是他回了京,前方打得再热闹,他也只能听听军报了。
“不行,还得找小道士想办法。”
第十一卷 林牙记
第247章 让我变谁我变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