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治安一向很好,杨四不认为这么短时间会有什么问题,否则他宁愿挨骂也不敢丢下小姐。他跑回杨府首先就叫人尽快赶去出事地点,不为修车,只为照顾小姐。
今天也是巧了,老太爷正好有公事需要出门,家里又只有两辆马车。这让杨四很为难,小姐的吩咐他不敢不听,可老太爷的公事似乎更要紧。
还好杨旭似乎把孙女看得比公事重要,听了杨四的禀报,很快便决定让他赶车去送小姐,自己步行去办事。
礼部尚书安步当车,听起来似乎挺惨,其实是没办法。
内城住的都是高官显贵,家家都有自己的马车,杨旭家只有两辆马车,已经算少的了。这些人家根本不需要雇车,因此尽管朝廷从不禁止普通人进内城,车马行在内城也没生意。
结果就是内城想雇个车很难。
大齐朝不流行轿子,无论文武官员,都以坐轿为耻。武官习惯骑马,文官毕竟体弱,骑马有些辛苦,于是就坐马车。
轿子这种充满脂粉气的交通工具,只有女子才会坐,就这还只是少数女子喜欢。
马车出了门,杨旭也注意到了孙蒙一行人。
“陛下?”
第172章 杨大人就好这口
孙蒙顽劣,但对朝中上了年纪的大臣,他还是挺打怵的。某种意义上,那些老臣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先帝还只有他一个后代,从小注定要做皇帝的人,大臣们盯得很紧——可惜效果不好,后天教育抵不过太祖强大的遗传基因。
因此尽管不忿杨采薇骂自己亡国之君,孙蒙还是不敢对杨老尚书无礼。
“杨爱卿这是打算出门?”孙蒙问。
杨旭暗叹,陛下啊,虽说太祖爷为偷懒立下规矩,中书大臣们能帮你处理大部分朝政,您不用和汉唐帝王那样每日埋头奏折。可您好歹是大齐朝皇帝,多关心一点朝政不好吗?
还没法抱怨,皇帝放权乃盛世之象,如果孙蒙真勤于朝政什么都过问,朝臣们可能反而不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