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公公叫住秦行之:“小道士,明天你可还得来当裁判。”
“没问题。”秦行之点头。
高公公带着板儿很快便走远了。
知州板着脸说道:“本官还有些事,这就回去了。通判大人,麻烦招待好几位才子。”
说完带着灰头土脸的马公子,也离开了。
通判看着秦行之说道:“小道士,你也听到了,跟本官一起去酒楼用餐吧。”
秦行之摇头:“贫道还要做晚课,另外我师父年纪大了,需要照顾,我就不去了吧。”
孙子才不愿混顿好吃的,不过怎么着也得带着老道呀。
“那可不行,小生还有好多问题要问小道长呢。”赵公子急切道,“让你师父一起去不就行了。哎呀,小道长你就给咱们几个点儿面子,别推辞了。”
于是最终秦行之带着老道和二柱子一起,跟通判三人去酒楼喝酒了。熊六梅倒是想去凑热闹,可惜沈怜儿是绝不肯抛头露面的,因此只好悻悻然和沈怜儿以及百花阁的众人回到客栈。
官府请客,自然怎么丰盛怎么来,反正花的也不是通判的银子。
席间的气氛很热烈,主要是秦行之和赵钱两个才子说话。秦寿很有自知之明,今天所有事儿都是秦行之干的,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也不需要老道装神弄鬼,因此和二柱子缩在桌子旁边,闷头喝酒吃菜。
二柱子从没想到有一天会跟当官的还有文化人一起吃饭——秦行之不算,他认识字却没功名,在大齐朝百姓眼里不算真正的文化人。
当官的也就罢了,说实话二柱子还真不怵通判,山贼嘛。关键是两个才子,老百姓天然对读书人有敬畏感,二柱子同样不例外,因此他也不敢随便插话……当然了,让他插话也不一定能插上,人家说的什么他都听不太懂。
通判作为席上唯一的官员,自矜身份,也没怎么开口。
赵钱两人是真爱好诗词,对小道士的才华那是无比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