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靠山一事,罗丰现在打算建立的门派,就是将来托庇妖族的修行门派,令它们不再成为无根之萍。
当一只妖不再吃人,又没有妖丹,还没有像样的法宝时,除非是冤家路窄,否则一般人也没兴趣去猎杀这样的妖族,根本得不偿失,简单的讲,就是风险大过利益,没有杀戮的价值。
反过来,妖族想要压倒人族,也是极难办到的事情,除去天赋外,数量也是一大关键。
“又是这群披鳞带角之辈……”
“不过是群扁毛畜牲……”
“真正想不通,罗浮仙尊为何允许它们来听道……”
山下的人群中,不时有人用仇恨凶恶的目光盯着东南方的妖族聚集地,双瞳灼灼,几乎要喷出火来,为此甚至听漏了罗丰讲道的言语,而且静坐的姿势也时不时的扭动着,注意力无法集中。
对此,罗丰也是任其自然,没有劝诫也没有明令禁止,因为这本身也是一种大浪淘沙的筛选过程,一个容易受情绪影响,连专注修行都做不到的人,无论天赋有多好,都很难在未来有所成就。
他并非要劝人放下仇恨,六道宗也从不讲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反而更偏向快意恩仇,可纵然是身怀血海深仇,也该明白,当下唯有专注修行,提升自己的实力,将来方有报仇的机会。
践行一切的基础是实力,唯有强者才能追求逍遥自在。
人与人的交往中必然存在冲突,有人快活了,必然有人不快活,有人觉得自由了,必然有人觉得不自由,而决定这些的关键便在于各自的实力。
强者快活,弱者不快活;强者自由,弱者不自由。
追求强大,渴望变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同样是六道宗的教义,所以才会有“活着的天才方是真的天才,死了的天才都是废物”的说法。
别以为一时分心没有关系,事后可以从其他人口中打听到内容,相同的话,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来,其效果是不同的 这并非指说话者的地位,而是指说话者的修为。
罗丰在讲道之时,暗运真元,催化心灵映射之术,将法力化入语言当中,不同集中力的人听到,会有不同的体会。
最差者便是那些分心之人,等到结束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听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语言,无法串联成章;寻常者听到的则是一篇高深莫测的口诀,玄奥归玄奥,事后仍需自行参悟;专心者听闻时会觉得字字珠玑,每一字每一句都印入他们的脑海中,无法忘却,并立即领悟内中的深意;最虔诚者在听到的同时,体内真气就已经顺着口诀运行,脑海中也会自行成象,演绎所讲述的内容,甚至他们会进入一种旁若无人的状态,整个世界只有当事者一个人,再无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