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现在饭也吃过了,澡也洗过了,你跟我来,我问你几个问题。”王艳看到唐振东清爽的模样,她的心情也好多了。
“你应该能听懂我的话,你叫什么名字?”王艳问道。
唐振东摇摇头,他现在不想说话,不想跟任何人说话,就想自己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这样才能更好的回忆他爱人的一颦一笑和说的每句话。他怕一说话,就打破这种平静的回忆。
“那怎么联系你的家人,你知道吗?”
唐振东摇摇头,他的父母虽然还健在,但是家人却不在了。成家之后,于清影就成了他的家人,现在她不在了,唐振东也就从法律意义上没了家人。
“哎,真是不知道怎么跟你说,你才能听懂。哎,你实在不行就先住在我们救助站吧,等我联系个医生回头来帮你看看,看看能不能治好你的病。”王艳叹了口气。
王艳也只是这么一说,精神病这是世界性的难题,不是有药就能治好的,而且救助站这是公益性的单位,他们联系的医生,也是没有报酬的志愿者,但是志愿者的时间不固定,人家本身还有自己的工作要忙,只能是忙完,抽空来当下志愿者,客串下救助站的义务医生。
救助站是很人道的,尤其是在市容市貌大检查的时候,更是人道,要照顾到城市的形象,很多收容站就会大量收留无家可归者,面对没有钱的乞讨者和无家可归者,救助站还会募集资金,送他们返乡。
像唐振东这样,没赶上市容大检查就进来了,而且还能住救助站,这只能说是王艳这样的好心人才会做,如果换成是小王或者潘文君,他们对唐振东这样人的处理办法就是重新放回社会,让他们自生自灭。
唐振东遇上了好心人,他就被安排住在了救助站。
对唐振东来说,没有了于清影,就没了家,住在哪里都是一样。河源这里人还比较热情,在他跳河的时候,大家纷纷呼喊呼救,把他救上岸,这也许就是唐振东对这座城市有好感,并且暂时留在这里的原因吧!
由于还没赶上市容大清扫,救助站里住的人不多,也就五六个,有两个是疯言疯语的疯子,两个都是女的,一个三十多岁,一个五十多岁。还有个老年痴呆的患者,这是个男性,六十多岁。此外还有个十几岁的小孩,腿有残疾,走路总是一米六一米七。
像唐振东这样正值壮年的人根本就没有,一来他这样的人饭量大,二来也太不符合需要救助人的形象了。
唐振东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虽然这一路走来,饿的瘦得很,但是他骨骼宽大,肌肉密实,并不显虚弱。
这样的人,不管干点什么,都能混口饭吃,根本用不着来浪费社会好心人的捐助。
救助站毕竟不是菩萨,不能每个人都救,他们只会选出一些典型的人来展现他们的存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