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不认识就不认识吧,这可能是记载了鬼谷残碑的内容,跟残碑相呼应,这不正是鬼谷先生说的九九归一的意思吗?”徐卓拿出自己在铜镜架下找到的《本经阴符七术》,“看,这是什么?”
“叉叉叉叉七叉,这是什么?”唐振东看到帛书上面的字,问道。
“不学无术,这就是《本经阴符七术》,你祖师爷留下的宝书。”徐卓得意的说道。
徐卓对篆字的认识不比唐振东强多少,但是这本书上的六个字,他却是早已铭刻在心,他曾专门找人把这几个人的各种古字写法都写了一遍,以防见到了宝书却错过,是以他记的清楚。
但是唐振东却只知道这六个字的现代简体字,对于这勾勾丫丫的古字,他又不是古文字专家,怎么会认得?
唐振东接过师父递给自己的帛书,打开一看,上面空空如也,除了卷首的六字书名外,里面一个字也没有。
“怎么没字?”
徐卓接过一看,果然上面一个字没有,“这,这,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是假的?真书在石室里被烧毁了?”
“不可能!这帛书的材质非丝非绸,古朴厚重,远非那些竹简可比,我们一定是没找到法门!”唐振东十分肯定的说道。
“难道这就是天书?无字天书?”
第245章 天书之秘
关于无字天书的说法,历史上的传说有两种。
相传一,《无字天书》记载着中华民族的起源以及宇宙的基本变化规律,是一部关于自然法则的书。上面有各种秘密的图案,没有文字,被世代相传,保存在方岩山上。
相传二,鬼谷子的师傅升仙而去时,曾留下一卷帛书,从头至尾竟无一字,这书就是《无字天书》。
说法一中的无字天书,根据我的推测,其实就是指古本《易》,这书只有符号,没有一个字,所以被称为无字天书,现在我们传下来的《易经》,其实是孔子及其后人编撰的。
但是说法二中的无字天书,却只是个传说,流传虽广,但是却无人清楚知晓其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