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新年,乔峰和慕容复又长了一岁,而王老夫人却猝不及防提起了王捷和李青萝的亲事。石慧这才想起,王捷和李青萝一个十八一个十七了。
“老头子去的时候,最遗憾的就是没有见到孙子。我这身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行,总不能让捷儿守了三年又三年?”老夫人念叨着,“想着还有几个月就出孝了,今年倒是好将两个孩子的亲事办了。”
守孝三年实际是二十七个月,王老爷子是二月去的,故而今年五月王捷就要出孝了。民间对于守孝的规矩没有那么严苛,不过禁婚嫁是不能变的。
石慧瞄了一眼陪坐在下首的王捷和李青萝,王捷面露喜色,李青萝却带着几分抗拒。
“我看老夫人身体康健,很是不必如此。”石慧顿了顿道,“阿捷的身体底子不好,倒是晚两年成亲更好。这父母身子康健,生的孩子才能康健。”
石慧说话的时候,也注意着李青萝的表情。果然她劝老夫人将婚期押后,李青萝很是雀跃。
老夫人对石慧一向信服,闻言倒也有几分犹豫:“先生的意思是再晚两年?”
“我看捷儿也大了,年轻人总是拘在我们身边也不是事儿。不如,让捷儿和青萝去外面走走,长长见识。年轻人懂事些在成家,总是好的。”石慧道,“阿萝自幼来姑苏,也很多年没有回过家乡了吧?不如就让捷儿陪她回去看看,四处走走。”
“阿萝的家乡在云南呢,可远了些。”老夫人闻言就有几分不愿意。
其实李秋水和王家的亲戚关系有点远,王家也不知道李秋水在江湖上的身份。尤其是她将女儿托给王家寄养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王家也就将李青萝当做孤女了。
若非如此,以李秋水的身份,她的女儿怎么会定给王捷这个原被大夫预言不能长寿的病秧子呢?说起来,这门亲事,王家也有几分挟恩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