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未来移民的一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是不需要调节气候,只需要光合菌大量产生氧气。

但是需要对未来的人类进行一些诱导手术。

诱导人类的肺部结构,让肺部结构拥有一个隔膜,隔膜的内部将是可以一种重复循环使用的氮气。

这样在人类呼吸入火星比例不对的空气时,依旧不会有不良反应。

“改造北极的环境,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三到五年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简单的设备到火星北极去旅行了。”

萧铭走进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镜头在玻璃房内部,对着下面的岩土。

萧铭可以近距离看清楚生命科学实验室创造出来的第一代火星生命体——光合菌。

光合菌的颜色为褐色,在它代谢的过程中,火星岩石中的铁矿物质将会参与进来,大量的铁元素也将是的光合菌保护自己的基础。

它们已经在一号实验室中大量繁殖,这片荒漠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奇迹一般的生命。

随后萧铭查看了背后的二号和三号实验室。

二号实验室火星植物已经在生长,和地球的植物不同,通过基因改组创造的火星植物,叶片颜色为蓝色和绿色,叶片更大,整个植株都非常坚硬。

这样坚硬的扎根在土里,也是为了能够抵御不可预料的沙尘暴。

而在三号实验室内部,该实验室模拟了最后的终极情况。

萧铭可以将防化服脱掉,在里面随意走动,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