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看押的高手全部身死,无一漏网,最诡异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没有一丝的伤口,面色安详,又不像中毒。

赶到原处,亲眼见到尸首,以李渊的见识不凡,仍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像李玄霸这样大张旗鼓地搞出无比宏大的阵势来,固然有着无与伦比的心理冲击力,但像眼前这般杀人于无形之中,更让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未知事物的恐惧,最是深入人心。

“看来,只有等老三来了才能看出凶手的手段。”李渊望向皇城方向,心中无奈地想,“目前当务之急,是找回杨侑这小娃娃。阀内的叛徒,日后再做处置。”是谁背叛了他,心中已经认定一个人选,除了刘文静那厮,还会有谁?

这想法有些武断,主要原因在于内心深处对刘文静的不喜,虽然表面上对他很器重,但不喜就是不喜,不会有任何的改变。而李渊不喜欢刘文静这个人,缘由有些好笑。

刘文静其人仪表壮伟,才干卓异而多谋略,因其父身死王事,袭父仪同三司。

早年李渊闲居东都洛阳时,他的夫人窦氏尚在人世,非常欣赏此人的大才,来往亲密,甚至外人都传过些风言风语,这事儿是个男人都受不了。后来李渊外放为官,坐镇太原,任留守之职,又碰见正居晋阳令的刘文静,通过这家伙,与晋阳宫监裴寂搭上线。

看在夫人的面上,李渊不便与他计较,他也不愿担个没有容人之量的恶名。让他心生不满的是,次子世民与交情极深,渐有被带坏的趋势,一天到晚都吆喝着要造反,没有一点稳重的模样。

轮到起兵时,起初安排了一系列举动,居然没有与自己商量,像是认定他是胆小无能之辈似的。没有他点头,李阀能与东溟派交易来这么多的兵器?

当然,李渊认定刘文静是叛徒,还在于他知道一些秘事,这是窦氏告诉他的。

刘文静早年师从长孙晟(向杨坚献计,将强大突厥一分为二,保北境安宁,有不世之功。四儿一女,幼女即长孙无垢,李世民之妻),习纵横之道,而长孙晟,正是魔门魔相宗主,如今突厥国师赵德言之师。如此一来,刘文静就是赵德言的师弟,正因有这层关系,派他出使突厥可谓人尽其用。

李渊武功不行,但通权谋之术,根据手中掌握的情报,他略加分析,就可知掳走杨侑的会是哪批人。除了这些突厥人,还有谁会吃饱了撑的抓一个小孩子?

不过令他费解的是,对方完全可以直接杀掉杨侑,难道说对方有意要交换什么条件不成?想起大明尊教也曾参与过此事,心中疑窦丛生。小小一个杨侑,会有怎样的秘密?

凌风在逃,这时候没理由仍待在原地等死,所以他向南门处摸去。

“这样也不是办法。李玄霸只要能恢复一点,便可以将你轻易击杀。”心灵深处,与他共同分享视野,知晓他面临所有困境的祝玉妍不由地叹口气,“除非你可以尽快将你体内浑厚的力量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