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两件事情都在昨天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一些各部门配合的细节问题。不过说着说着,江文海却站了出来。

“臣江文海有本启奏太子殿,”昨日单正的布局一点都没浪费,江文海用着一种壮士割腕的心情上了请立军校的折子。

在他本以为会被朝中文臣群而攻之的时候,却不成想陆陆续续竟然有不少文臣比武将先一步站出来赞成他这个主意。

建学校好呀,有了武生,就再不用文人去教化番人了。

于是就在江文海错愕中,满朝文武竟然都赞同了他这个提议,这着实让他吃惊不少。

能不吃惊吗?

武将就不说了,人家自然是希望壮大武将的地位以及声望。而文臣这边,一半是收到了单正传递的莫愁版消息,一半是收到了莫明出现在面前的各项罪证。而那些罪证上又留有明显的一句话,便是要他们跟随江文海。

至于这个跟随是今天的事情,还是以后的事情,信上没说。他们自然也是不清楚的。

但是稳妥起见,从今天开始就先跟着江文海看看情况再说。

原来在这些收到自己罪证的大臣眼里,那些罪证竟然都是江文海收集的。

想到江文海收集到自己的那些监守自盗的罪证,再想到太子年幼,江文海就敢如此拉邦结伙,心中便已经将江文海当成了乱臣贼子。

文人也有文人的骨气和傲气,于是就算是赞同了江文海的折子,却也不准备让他这个文臣有接解到武装力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