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想成婚的姑娘们,至少有了一个实现自己希望的途径,而不是只能坐在自己的房间里自怨自艾,却完全无法为自己的婚姻做主。

而这样的姑娘从来都不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们不但会报名女学,还会加倍努力加倍学习,希冀于早日考到秀才与举人。

这无论是对林柳对国家还是对她们自己来说,都是好的转变。

文武大臣自然想要反对,林如海与季崧却瞬间明白了林柳的打算,马上就开口与她打配合。

林如海直接道:“科举艰难,多少读书人考到白头也没考到一个童生?若是皇上真的想要让女性在读书的时候不分心,其实二十二岁之前考中童生,她若是在二十二还没定亲,也可以免掉她的罚款了。”

季崧跟着开口:“林大人说得是,不单单是二十二岁之前考中秀才这条不合理,就连二十五岁之前考中举人的规矩也显得有些不近人情。朝中这么多大臣,可真正能在二十五岁之前考中举人的,只怕也不超过五指之数,若是皇上真的体恤女子读书不易,二十五岁之前考中秀才便可以让对方只有支配自己的婚事。”

两人摆事实讲道理,很快就将反对的大臣们说得额头冷汗直冒。

在场文武大臣超过百位,哪怕排除掉武将,也还有上百位文臣。

因为前朝皇室勋贵都倒台了,如今还屹立在朝堂上的文官们,还真就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从科举考出来的。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们对其他同僚何时考中举人不清楚,但对自己何时考中还不清楚?

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像是林家这样科举就跟玩儿似的,只要下场就定会考中一个功名回来的情况,那才是少数中的极少数,基本算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