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为蜂拥进京,等待恩科的那些举子腾位置。

他准备对三地的官员大换血,这事儿不能让嘉和帝知道了,又从中掺和,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乾元帝预备杀一批立威。

而今勋贵安静了,官场也应该动一动了。

乾元帝心里觉得,不杀不足以立威。

但是,他想杀的那一批人,都是嘉和帝手底下劳苦功高之人。

所以,他得先斩后奏,等嘉和帝知道,人死不能复生。

难道还能因为臣子杀儿子吗?

乾元帝倒是想用熙郡王,又怕他办事不牢,泄露天机。

乾元帝如今办事如同在赛跑,这边让十三找了心腹之人替他办差,之前的旧人一概排除在外。

乾元帝利用这一批新人,对三位王爷,再有三位御前大臣发出一连串的圣旨。

京都这块,二月十四,举子进了考场。

恩科考试正式开始。

乾元帝亲自出题,张阁老主考,副主考,十三皇子平亲王。

阅卷官都是翰林出身的各级官员。

这一批举子没通过秋闱选拔,这回的恩科,就是矮子里挑将军。

惊才绝艳的人才上科都中了。

故而,乾元帝需要的是马上就能用的人才。

他不考耕读诗词,而是要求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谈谈你对天灾人祸的应对。

这题目很广泛,却能看出谁是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谁见多识广,胸有沟壑。

乾元帝这一回录取两种进士。一是文采学问。